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亦乞烈

亦乞烈

读音:Yìqǐliè

【源】 ①元时女真人姓(57)。亦乞烈在辽时为敌烈氏,以部为氏。元时为蒙古迭儿列斤部一支,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附近(397)。至明、清,又改称纽祜禄氏(180,181)。②元时琳沁巴丹之子一曰伊奇喇斯(即亦乞烈),太祖命其子孙各以名为氏,有亦乞烈氏(24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亦乞列思〕(57,61)、〔伊奇尔岱〕、〔伊奇哩〕、〔伊奇喇斯〕(24)、〔伊奇纳斯〕(63)、〔亦启烈〕(57)等。【布】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有此姓(380)。【人】 元英宗后速哥八剌,亦乞烈氏(399)。孛秃,亦乞列思氏,元时从征西夏,晋封昌王,卒后谥忠武(57,61,399)。


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满族姓氏录》 有载,此乃元人译称,辽代译作 “敌烈”; 金代则作女奚烈; 明、清则作“钮祜禄”。至清融为满族,世居长白山、英额、安图、瓜尔佳、扎库木、佛阿拉、辉发、马尔墩等地方。乃满八族著姓之一。后或改为单姓朗、纽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ù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陶唐氏后裔在西周时建唐国,称唐杜氏。后周成王灭唐,封弟弟虞于唐,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,称杜伯,子孙居杜城,因以为姓氏。二是杜康之后。相传杜康

  • 读音:Xié【源】 非汉族姓(62)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洛蘭

    读音:Wūluòlá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此姓后改为阑氏。”

  • 读音:Jiàn/Jiann,Jyan【综】 黄庭坚为晁补之父端友撰墓志铭云,公讳仲偃,库部员外郎枧文元之母弟也(63)。

  • 蒲囿

    读音:Púyòu【源】羌虏复姓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uǒ【源】①古有琐国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),郑大夫食采之邑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唐时奚人姓。本为部名,后以部为氏(60,242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琐高,唐开

  • 读音:wǎn【源】 系自偃姓。皋陶之后封于皖(故城在今安徽潜山北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晥(60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四川

  • 薩拉諾忒

    读音:Sàlānuòtè【综】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中有萨拉诺忒氏(259)。

  • 都恩

    读音:Dū’ēn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拉普都恩家支,四川西昌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石諾

    读音:Shínuò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野火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