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ài

【源】 ①周时代国(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),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7,9,12,60)。②代北姓。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,见《魏书》(242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(180)。又,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(26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常山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。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“”为“”,致使姓代人数大增。代、戴为两个不同的姓,不应将戴写成代。【人】 代举,战国时赵人(11,21)。代武,汉时京兆尹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广西之田林、灌阳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藏、满、回、彝、傣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古代郡,翟国也。在常山北,今代州是也。称王,为赵襄子所灭。其遗族以代为氏。”此以国为氏,出自夷狄少数民族。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。②藏族之代姓,源於氏族,以族为姓。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,他制订了礼仪,区分了尊卑。自此而后,出现了第一个王族。藏语为 “”。后以为姓。

战国时赵有代举; 汉代有代武; 宋有代渊,太子中允; 明有代贤,瓯宁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ù【音】 亦音Cù(76)。【源】 白族姓。其先为滇东爨氏之裔,而后讹曰寸(319)。云南浪穹(今云南洱源)夷人有寸姓(60,62)。明云南鹤庆府土百夫长寸姓,亦系白族(253)。【布】 云南

  • 绿

    读音:lǜ绿,《玉篇》作渌,水名,当以水为氏。又或颛顼师绿图之后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 (按:绿图,又作录图)

  • 读音:Yǔ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大禹。二是以国为姓,源自妘姓。春秋时有妘姓诸侯国鄅国,其后代子孙以国为姓,后去邑旁为禹,表示亡国,称禹氏。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禹姓人分

  • 扎馬兒歹

    读音:Zhāmǎér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扎玛勒岱”。

  • 谷會

    读音:Gǔhuì【源】 代北人姓(27,60),源出昌黎鲜卑人(242)。【变】 后改为谷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27,60)。【人】 谷会归,东晋末慕容农之部将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

  • 嵬名

    读音:Wéimíng【源】 嵬名即拓跋,党项八部之一。以部为氏(54)。西夏元昊废唐所赐赵姓,自号嵬名氏,自诩出于鲜卑帝胄(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于弥〕、〔乌密〕、〔嵬��

  • 读音:Shǐ【源】 当为豕韦氏所改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iǔ柳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展姓。春秋时鲁国展禽,食采于柳下(今河南濮阳城东),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氏,称为柳姓。柳姓最早繁衍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。鲁国为楚所灭后,柳姓有入居

  • 读音:jiān间姓即蕳姓,蕳,兰草也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多新

    读音:Duōxī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、《瑷珲县志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