伶
【源】 古有伶人(官名),掌乐之官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泠(17,60)。【望】 涿鹿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伶伦,一作泠伦,相传为黄帝时乐官(21)。伶征,汉时护羌校尉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氏急就篇·上》云: “泠,亦作伶。伶人,掌乐之官,因为氏。”
汉代有伶徵,护羌校尉。
【源】 古有伶人(官名),掌乐之官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泠(17,60)。【望】 涿鹿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伶伦,一作泠伦,相传为黄帝时乐官(21)。伶征,汉时护羌校尉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氏急就篇·上》云: “泠,亦作伶。伶人,掌乐之官,因为氏。”
汉代有伶徵,护羌校尉。
读音:Chǎn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86)。犬戎之后有㹽氏(60,62)。犬戎为西戎之一支,其地在今陕西凤翔北境,为周时西陲之劲敌。周穆王讨之,追迁其一批部众至太原。公元前771年,犬戎
读音:lèchuò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苏完、卦勒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鄂尔绰络〕(180,260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多古之妻为额罗绰
读音:Xī/Shi,Syi【综】 通作犀,(战国策)有犀武,或作屖武(63,80)。
读音:Mǐx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Mài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禅位之妻为迈佳氏(260)。
读音:shěn【源】 ①相传伏羲氏裔孙顾相,居巴,生五子为五姓,瞫姓为其一(8,17,62)。一说,东汉时武落钟离山(一名难留城山,在湖北长阳西北78里)之黑穴有瞫氏、相氏、樊氏、郑氏,见《后汉书》(
读音:Quán【源】 ①古帝葛天氏之后有权氏、葛氏,见《路史》(8)。②系自子姓。商王武丁之裔孙封于权邑(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)。楚武王灭权,子孙以国为氏。秦灭楚,迁大姓于陇西,而权氏始居天水(7,1
读音:zhòng shū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仲叔于奚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60)。②春秋时鲁公族有仲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中叔即仲叔(60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人】
读音:xióng【源】 舜七友之一雄陶之后(6,9,12,17,60)。【望】 广陵、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阳城(30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
读音:Kuànghòu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