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ū

【源】 ①少昊氏之子修,为帝喾玄冥师,掌水官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0)。 ②清满洲八旗姓休佳氏后改为修氏(180)。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临川(17,60,418),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修炳,汉时屯骑校尉,修亦作脩(12,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东平,山西之阳泉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利川,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元冥之佐有修文,因以为氏焉。”“元冥”即玄冥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修出少昊氏子修,为帝喾玄冥师,掌水官,其后氏焉。” 望出临川。②或与 “”通。修、脩本一姓。后以分族,遂有修、脩二氏。故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修、脩兼收。③为清代满族姓休佳氏所改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晋代有修肃,庐陵人,典书令; 明代有修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邶邱

    读音:Bèi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商都城以东为“邶”,即漕邶地也。邶邱当即在此,即今河南汤阴县南。居于邶邱者,或以地为氏,遂称邶邱氏。

  • 梅佳

    读音:Méi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梅姓(18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崔承书之继妻为梅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

  • 读音:Lái【源】 与来同,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吉蔡

    读音:Jícài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Kōu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子彄之后,见《韵会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古今韵会举要》云: “彄, 姓。鲁公子彄之后。” 当系出姬姓。

  • 滿扎

    读音:Mǎnzh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库察、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满札〕(259)。【人】清镶蓝旗满洲马甲查奇立之妻为满扎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库察

  • 朱爾克

    读音:Zhūěrkè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,世居索伦地方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珠尔克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墨夷

    读音:mò yí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子目夷之后。墨目音转,目夷为宋襄公兹父之庶兄(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黑夷〕(17)。【人】 墨夷须,春秋时宋襄公子,为大司马(1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

  • 斡哩

    读音:Wòlī金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或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;或为奚五族之姓。奚王五族指: 吹、穆济、斡哩、约罗、伯特。在辽为部,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当是以部为氏。

  • 揚于

    读音:Yángyú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后以采邑为氏者有扬于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作〔扬干〕(17)、〔杨干〕(19,21),均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