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hōng

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职为姓氏,为周官充人之后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充闾的后代。

充姓历史人物有秦代燕人充尚,善于祈祷占卜巫事。入汉以后被传为仙人。

充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二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古有充国,在四川闽中,见《寰宇记》。充国之后有充氏(17)。②周官有充人(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主养用于祭祀之牲畜)一职,其后以官为氏(7,11,17,60)。【望】 赞皇(17,21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洛宁(29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、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充虞,战国时孟子弟子(7,11,15)。充郎,汉时左冯翊,初平二年升大司农(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运城、朔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云:“‘出 《周官》 充人之后。以官命氏。’ 望出赞皇。”②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姜姓。系春秋时齐公族大夫充闾的后代。郡望: 太原。”

战国时孟子弟子有充虞;秦有充尚,仙人; 其后有充申,汉时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蘇尼特

    读音:Sū’nítè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贵族姓(24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颜鄂隆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呢特氏(256),〔苏呢特〕似即苏尼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

  • 读音:Z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浙江余姚(389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余姚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iù【源】燕后有谬氏(8,60,62)。【变】一作缪氏(7)。【望】兰陵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商城(308)、广东化州(315)、新丰(296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(68,261)、江苏高淳

  • 額爾特德

    读音:Éěrtèdé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氏,清乾隆时贵州提督花连布,姓此氏。”

  • 余葉禮

    读音:Yúyèlǐ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护军外库之妻为余叶礼氏(260)。

  • 克音

    读音:Kèyī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黑龙江、色钦、乌喇、努克特勤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克音哈拉,亦译作〔克因〕、〔克殷〕、〔何因〕等,其汉姓为何(

  • 读音:hū【源】 ①仲忽之后有忽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,当以名为氏。 ②元时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弟云南行省左丞忽辛之后(60,62)。一说,元时蒙古姓忽辛、忽都之后均改为忽氏(91)。【望】

  • 执失代

    读音:zhí shí dài执失代,三字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读音:biān系扁姓所改,亦或史华编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汉>编訢,章帝时为治历官。

  • 读音:G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河南临颍(339)、林县(34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基隆(68,261)、北京通县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