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乘
【源】 战国时秦国公孙鞅(即商鞅)变法,设爵位二十,其八为公乘,久居此爵位者,子孙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7,12,17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乘不仁,战国时魏文侯之臣(17,21)。公乘弼(一作良弼),宋时相州人,嘉祐登科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公乘),古爵也,久居是爵者,子孙氏焉。”公乘,乘位名,“秦爵二十,八曰公乘。”
战国时魏有公乘不仁; 汉代有公乘阳庆,医家;唐代有公乘亿,咸通进士; 宋代有公乘良弼。
【源】 战国时秦国公孙鞅(即商鞅)变法,设爵位二十,其八为公乘,久居此爵位者,子孙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7,12,17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乘不仁,战国时魏文侯之臣(17,21)。公乘弼(一作良弼),宋时相州人,嘉祐登科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公乘),古爵也,久居是爵者,子孙氏焉。”公乘,乘位名,“秦爵二十,八曰公乘。”
战国时魏有公乘不仁; 汉代有公乘阳庆,医家;唐代有公乘亿,咸通进士; 宋代有公乘良弼。
读音:nā sè bō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(即康居,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)九姓之一。九姓皆为支庶分王,第九曰那色波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古代康国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Guā【源】周时八士之一季騧(即季瓜)之后有騧氏(15,21,60)。【变】亦作蜗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姓解》云:“季騧之后有騧氏。”季騧为周八士之一。《论语·微
读音:Sōng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尼雅满(23,63,180)。【人】松颜乌噶达,清镶红旗人,世居尼雅满,康熙中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读音:Yóugé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猷格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满族姓氏
读音:Sǎndá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撒答牙〕(71)。②汉姓为骆(13,56,71)。③至清改称沙达喇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其汉译姓曰“骆”。陶宗仪《南
读音:Fǔ【源】 ①有虞氏之后有辅氏(60,62)。有虞氏即舜,受尧禅为天子,以其先国于虞,故称有虞氏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辅跞之后(6,17,60)。一说,晋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(12,17,
读音:líng yáng沛国陵阳子明,止陵阳山,其后因山为氏。(见《搜阳记》)
读音:Xíbó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黑达色之妻为席博克氏(260)。
读音:xī【源】 ①周大夫封于昔(故城在今山西昔阳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60)。②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变】 通作夕(6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
读音:Fāng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,以祖字为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,封于方山,后人以封邑为姓,称为方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