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,山西之临汾、汾西、灵石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,山西之临汾、汾西、灵石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ǒngbāng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,永邦系地名,以地为姓(160)。
读音:Suìrén/Suijen【源】 燧人为古帝名,以名为氏,见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(63)。
读音:yǒ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甬东,越地名(故城在今浙江定海)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
读音:Jiāo/Jiau,Jy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读音:Gǎnlā【综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w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4)、云南镇云(331)、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、四川成都(91)、威远(62)、黑龙江巴彦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辽宁
读音:yù【音】又音州(Zhōu)(80)。 【源】系自芈姓。周文王时有鬻熊者,省文作粥(62,80)。 【人】粥拳,亦作粥权,楚人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
读音:Kāěrnǔ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Dūwǎěr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秦集堡(一作章集堡)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章集堡地方(按:此据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;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奉集堡”,并称
读音:Érdǒng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