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利孫

利孫

读音:Lìsūn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公孙食邑于利,因以为利孙氏(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人】 汉时东莱太守任康,娶利孙氏女(7,1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晋大夫公子利孙,其后氏焉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晋大夫公孙食邑於利,因为利孙氏。”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则作: “晋大夫孙,食邑于利,因为利孙氏。” 皆与郑樵所注不同。然而,“” 乃楚邑,其地在今湖北利川,不闻晋之利邑在何处。若为楚邑,晋大夫何能采食? 故从郑说。)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路史》 云: “楚有利孙氏。” 疑此系以邑为氏,当系出芈姓。

汉东莱太守任秉娶利孙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骨厪骨思

    读音:gǔ lún jīng gǔ sī回纥九姓,九曰骨厪骨思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馝邘

    读音:Bìy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“邘”。(按: 《郑通志》卷三十有载。其卷二十九则作“馝邗”,改为 “邗”,或作馝邦、馝刊、馥邦、馥邗,盖刊、邗、邘、邦;

  • 和托果特

    读音:Hétuōguǒ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和托果特萨喇勒,清蒙古正黄旗人,任副都统,二等超勇伯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正黄旗人萨

  • 东方

    读音:Dōng fāng东方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远古时伏羲创制八卦,其裔孙羲仲因生于八卦中的震位,位主东方,世掌东方青阳之令,其子孙遂以东方为姓氏。东方姓历史人物有西汉东方朔,性格诙谐滑稽,直

  • 读音:niǔ纽回,字孝政,河东安邑人也。(见《隋书·孝义传》)纽,姓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读音:Sǎ【音】 今亦音Sǎ(75,91)。【源】 与洗同源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、苗栗(64,68,261)、山东沂水(332)、五莲(290)、新泰(

  • 句録

    读音:Jùl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句录莫贺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ào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貌辩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江苏六合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

  • 居榮聶拉

    读音:Jūróngnièlā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世居云南潞西,汉姓为赵(146)。

  • 茄茄

    读音:Jiājiā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