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ēi

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,舜将三苗族人迁徙到三危山(甘肃省敦煌东)一带居住,后裔遂以地名为姓。二是出自黄氏改姓。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,他改姓危后,其后人亦称危氏。

危姓开始主要聚居于江西一地,今全国各地均有危姓分布。

危姓历史人物有危稹,南宋官吏,善写诗文,深得洪迈、杨万里赏识。

危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古缙云氏之后,三苗(古国,故地在今湖南、湖北、江西一带),后徙三危(故地在今甘肃敦煌地区),其后有危氏(17,60)。②明时与宋濂同著《元史》之危素,其祖本姓黄,冒姓危,见《宋学士集》(60,62)。③系自姬姓。其先自洛(即洛水流域)徙汝南,又徙江南,见《赠太常博士危府君墓志铭》(21)。一说,卫国之后有危姓,见《潜夫论》(26)。④瑶(122)、彝(130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①唐末抚州南城人危全讽,据郡为节度使,其弟仔昌,为信州刺史,仔昌失郡奔吴越钱鏐,鏐改其姓为元氏(7,21)。②一作〔〕(17)。【望】 汝南、齐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危昭德,宋时福建邵武人,宝祐进士,历官侍御史,工部侍郎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辽宁之清源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南康、崇仁、峡江,福建之清流、建宁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布依、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引《潜夫论》 云: “三苗之后。”三苗,古国名,或云乃缙云氏之后。其地在今九江、武昌、岳阳一带。②其据 《宋学士集》 注云: “明危素之祖本姓黄,冒姓危。”此当为黄姓所改。③仡佬族之危姓,据 《中国人的姓名·仡佬族》称: 为不忘危难,以危为姓。望出汝南、齐郡。

南唐有危全讽,为将(按: 《辞海》及《姓氏大全》称: “唐代有危全讽……”,误); 宋代有太常博士危佑; 元代有危复之; 清代有危龙光,南昌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宜克勒

    读音:Yíkèlè清代满族姓。乃满族之黑斤人,为依兰“三姓”之一。《中文大字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均予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纳合

    读音:nà hé女真姓,望出广平。▲<金>纳合蒲剌都,大名路猛安人,户部尚书。

  • 果特

    读音:Guǒ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塔斯哈之妻为果特氏(260)。似即科特氏之异译。

  • 北唐

    读音:běi táng【源】 春秋时晋有高人越者,隐于北唐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4,6,9,17)。【人】 北唐子真,汉时人,治京氏易(7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 春秋时郑大夫食邑于邲(故城在今河南郑县东),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初见于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

  • 達費依庫

    读音:Dáfèiyīkù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阿必图之妻为达费依库氏(260)。

  • 順布魯

    读音:Shùnbùlǔ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尔敏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顺布噜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读音:suì明河南邓州有岁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託闊羅

    读音:Tuōkuò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疑即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所载“托阔罗” 氏,即满族姓氏。

  • 徹葉哷

    读音:Chèyèli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彻叶勒〕(180,260)。②清驻防三姓镶白旗中有彻叶尔氏(259,260),〔彻叶尔〕似即彻叶哷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