厓
【源】 西夏吐蕃族崖氏,后去山改为厓氏(60,62)。【布】清时四川有此姓(60),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厓成,明时邛州大足人,永乐中举人,任知府(15,21,24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西夏,吐蕃皆有厓氏; 蜀有厓氏。一云: 当为吐蕃之后,(崖)去山存厓。”
明代有厓成,永乐举人,邛州大足人,任知府。
【源】 西夏吐蕃族崖氏,后去山改为厓氏(60,62)。【布】清时四川有此姓(60),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厓成,明时邛州大足人,永乐中举人,任知府(15,21,24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西夏,吐蕃皆有厓氏; 蜀有厓氏。一云: 当为吐蕃之后,(崖)去山存厓。”
明代有厓成,永乐举人,邛州大足人,任知府。
读音:Q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诎强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诎强。
读音:Dálǎnɡɡǔ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达朗古忒氏(260)。
读音:Chīwé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uōlàn历史上代北地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“多览葛”云: “《唐书》 回鹘九姓,一曰多览葛,亦曰多滥。”疑即 “多兰”,亦作多滥葛、多兰葛、多腊葛、药罗葛。
读音:lóu夏少康之裔,周封为东楼公,子孙因氏焉。(见《姓谱》)盖楼氏、贺楼氏并改为楼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▲<汉>楼护,齐人,天水太守。<宋>楼大年,义乌人,南昌知县。
读音:H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5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,夏代有诸侯国绘,后代以国为姓。”不知其所
读音:Mòlèzhé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松花江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 ①后改为葛、孟氏(180)。②一作〔墨尔哲勒〕(259,260)。③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满升之妻为墨勒哲
读音:Xīdúguān【源】 南北朝时鲜卑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。”
读音:Jié【综】 杰为傑之俗体,亦为一姓,或系傑氏所改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和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一说,即桀氏(91)。按,自大陆将傑简化为杰后,傑、杰两姓不易区分。【布】河北万全(326)、
读音:qīng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青阳氏之后,以号为氏,后有青氏,见《姓源》(7,12,15,17)。 ②春秋时齐太公之裔,齐大夫食采于青丘(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北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