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吐谷渾

吐谷渾

读音:Tǔyùhún

【源】 辽东鲜卑徒河涉归,一名奕洛韩,有2子,庶长名吐谷浑,少名若洛廆,涉归死,若洛廆代统部落,别为慕容氏。吐谷浑遂西附阴山,旋徙上陇,止于抱罕。其孙叶延,号其国曰吐谷浑(其地东西三千里,南北千余里,今青海及四川松潘皆为其故地),并以吐谷浑为氏。一说,有归中国者,以国为氏(27,60)。【变】 一作吐浑(7)。【人】 吐谷浑斤,北魏时安西将军、封永安王(242)。吐谷浑景顺,唐时河南人,右将军(6,242)。


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魏晋之际,鲜卑慕容廆兄吐谷浑率部落止青海之西,国号吐谷浑,或有归中国因氏焉。” 后或改为单姓“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载,其注云: “读如突欲魂。” 《前燕录》: 吐谷浑者,慕容廆庶长兄。因氏其字。以为首类之种号也。后将所部居西零以西、甘松之南,极乎白兰数千里。其孙叶延,以王父字为氏。自号其国曰吐谷浑,遂为吐谷浑氏。与郑注可互佐。

南朝齐有吐谷浑·拾寅; 唐代有吐谷浑·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蔡仲

    读音:cài zhò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蔡叔度之子蔡仲胡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蔡仲其,战国时赵将(6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姬

  • 飛簾

    读音:Fēiliá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骗制法》(63)。

  • 阿羅

    读音:Āluó【源】 汉时西域车师国后部王阿罗多,姓阿罗,名多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【人】 阿罗竭,晋时天竺人,见《晋书》(17)。阿罗哥里室,元时人,见《元史》(17)。历史上西域人

  • 富父

    读音:fù fǔ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巨之后有富父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富父终甥之后(6,7,21)。【变】 后改为富氏(6,60,91)。【人】 富父槐,春秋时鲁大夫(6,

  • 兀魯兀惕

    读音:Wùlǔwù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①姜姓之后有节氏,炎帝居生节茎,节姓宜出于此(17,60,62)。节茎,地名,在今陕西省境。②《周礼》有掌节之官,地官之属,子孙以官为氏(6,7,9,12,17)。或符节令之后,以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焦佳

    读音:Jiāo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黑雅图之妻为焦佳氏(260)。

  • 奥屯

    读音:ào tún金姓。奥屯曰曹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▲<金>奥屯襄,上京路人,元帅左都监。<元>奥屯茂,大名人,河东陕西都转运使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

  • 读音:Zhāng张姓来源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,春秋时,晋国有大夫解张,字张侯,其子孙以字命氏,世称张氏。二是黄帝后裔,与弓姓同源。据史载,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,发明了弓矢,子孙赐姓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