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太叔

太叔


读音:Tài shū

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。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,封于京城,世称京城太叔,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。

太叔姓发源于河北、河南一带,后以东平(山东东平、泰安)为郡望。如今北京、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。

太叔姓历史人物有太叔雄,西汉人。博学而有节操,官至尚书,为一代良臣。

太叔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,别为太叔氏(7,11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郑庄公之弟段,封于京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南21里),谓之京城太叔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大叔〕(11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太叔雄,汉时尚书(21)。太叔广,晋时东平人,列卿,以枢机清辨著名(7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系出姬姓,而支属有别: ①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也。” 此以次为氏。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郑庄公之弟段,封於京,谓之京城太叔,其后以为氏。”卫、郑皆姬姓国,故此太叔氏皆系出姬姓。

汉代有太叔·雄,尚书; 晋代有太叔·广、太叔·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īng/King,Keng,Ching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楚旧号荆,此为未改国号前之受氏(12,60)。季连封国,荆楚一也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1)。 ②春秋时齐国庆氏,至卫者改姓荆(26,

  • 墨胎

    读音:mò tāi孤竹国君姓墨胎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伯夷、叔齐姓。(见《路史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孤竹国君姓墨胎氏。”一作“墨台”,“子姓,宋成公子墨台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泄驾、泄伯(7)。 ②春秋时陈灵公时大夫泄冶之后(7,60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泄(7)。【人】 泄柳,春秋时鲁人(7,15)。泄公,汉时中大

  • 臧馬

    读音:Zāngmǎ【源】 匈奴王雕延年降汉,武帝封为臧马侯,见《汉书》。当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臧马矢,汉时人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4)。张澍按,汉有马矢氏,马宫本姓马矢氏。《万姓统谱》

  • 浩賞

    读音:Hàoshǎ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郁

    读音:Yùyù【源】 吴后有郁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作〔郁郑〕(7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吴后又有郁氏。” 当

  • 使

    读音:sh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当以谥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或作史(7,60,62)。【人】 使乐成,汉时封恩泽侯(11,21,26,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。汉族

  • 柯爾特依爾

    读音:Kēěrtèyīěr【源】 鄂伦春族姓。居住黑龙江诺敏河、多布库尔河、甘河流域的鄂伦春族柯尔特依尔氏族名,汉姓为何(190)。后又分为那旦、红改达、车车依尔等小姓,互不通婚(191)。鄂伦春族姓

  • 读音:C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刺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无此字。姑予收录。)

  • 子强

    读音:zǐ qiáng【源】 春秋时郑国、卫国公族中均有子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即子彊氏。源于姬姓,春秋时郑、卫公族并有子强氏。”“强”、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