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èng

【源】 ①汉初齐人娄敬,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,赐姓刘氏,号为奉春君。其后以号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 ②明、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(今临沧)土长官、大侯州(今云县)土知州、顺宁府猛猛巡检司(在今双江中部)土巡检、云州大猛麻巡检司(在今云县东南)土巡检均为奉姓,系傣族(253)。 ③瑶族姓(121)。【望】 桂林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启东(311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(64,261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垫江(337)、中江(345)、彭县(354)、泸定、蓬溪、湖南宁远(312)、湘潭(373)、新化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奉挥,汉时马军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较广: 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舟曲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冷水江,江西之宜丰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灌阳、荔浦,云南之马关,四川之长寿,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亦见於 《姓苑》,统归 “上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奉春君之后,以号为氏。”奉春君,即刘敬,齐人,本姓娄,汉高祖在洛阳时,因献取关中之策。赐姓刘氏。②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“瑶族有奉姓,今湖南邵阳瑶族十六峒中有此姓,居住在雷打洞、青山坳、邵阳坪、蚂蝗山一带。”

汉代有奉挥,马军使; 宋代有奉真,名医; 明代有奉科,洪武时任知县; 又有奉明,宣德举人,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80)。或为黎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古时淮南有此姓(12,80)。今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 或作“䔧”。其

  • 谷孤

    读音:gǔ gū【源】 汉沛献王孙进伯囚孤山下,生尸利单于,以为谷蠡王,号谷孤部。尸利单于之后有谷孤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尸利

  • 努赫理

    读音:Nǔhèlǐ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得喜纳之妻为努赫理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hén【源】 商太戊时有臣扈(60,62)。此为臣姓之始。②马韩国之官名,大者名臣智,或后人以官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4)。古马韩国,三韩之一,在今朝鲜半岛上,后为百济所并。【布

  • 濮陽

    读音:Púyáng【源】①古颛顼帝高阳氏葬于濮阳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之颛帝陵),子孙在此守陵者,遂以地为氏(12,15,60,69)。②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濮阳(同上),因氏(7,17)。【望】平陵(

  • 读音:Gǒu【源】 毋发我笱,见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。笱乃捕鱼之竹笼,以工具为氏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《诗·邶风·谷

  • 读音:dì【源】 ①相传为上古医师弟父之后(60,62)。②汉武帝时太常新畤侯赵弟之后(60,62)。③汉时羌人姓(242)。【布】 山西垣曲(62)、曲沃(60)、台湾台北(64,261)等地均有此

  • 貴牟

    读音:Guìm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屈侯

    读音:qū hóu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贤人屈侯鲋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9,12)。 ②春秋时楚武王之子瑕,食邑于屈,号屈侯,后因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1,60,62)。【望】 魏郡(17,

  • 巴克津

    读音:Bākèjīn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巴克津氏(25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