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子鉏

子鉏

读音:zǐ chú

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公氏,又有子氏(60,62)。【人】 子商,汉时人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60。6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鲁有公氏, 又有子氏。 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有子·商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ū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郤克,食采于驹(故城或在山西境内),称驹伯,克子錡亦称驹伯,因以为氏,见《左传·类解》(11,17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

  • 撒术歹

    读音:Sǎzhú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森济岱”。

  • 納囊

    读音:Nà’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(氏)族为姓。时有赞普之妃,在其名字之前,“习惯加上姓氏,如纳康妃喜登”,喜登为名,“纳康”为氏族名,亦即姓氏,一作“纳南”。见《中国人的

  • 读音:du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河北香河有此姓(33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俱引 《姓

  • 阿賫

    读音:Ālài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翁鄂罗城一带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抹撚

    读音:Mǒni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抹撚,又称五国没撚部、五国蒲聂部,本为辽五国部中的盆奴里部,居今黑龙江依兰以东,佳木斯以西地区(397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望】广平(60,71)。【变】①入

  • 合丹

    读音:Hédā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思结

    读音:sī jiē回纥九姓,有思结氏。(见《唐书·回纥传》)

  • 尹武

    读音:Yǐnw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Fēng酆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,源于姬姓。武王克商,封己弟于酆邑(今湖南永兴北),世称酆侯,其后人以原封国名为姓。酆姓较为少见,后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,世称京兆望。酆姓历史人物有酆谋,太平天国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