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ōu

【源】 ①州,周邑(故城在今河南沁阳东南40里),后属晋,食采于此邑者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7)。一说,其故城在怀州武陟县,即今河南武陟(12,21)。②系自姜姓。周武王封淳于公,其国在州(故城在今山东安丘东北之淳于城),为一小国,亦称州公,其后有州氏(1,7,11,17)。③系自偃姓。州,春秋偃姓国(故城在今湖北监利东之州陵城),近楚,后灭于楚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【望】 武陵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州绰,春秋时晋大夫(17,21)。州泰,三国时南阳人,魏国征虏将军,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(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沈阳、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晋有州绰、州宾,其先食采于州,因以为氏。” “”,原为周畿内邑,后属晋,为栾豹采邑。故址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八十里。或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淳于公谓之州公,其后亦为氏。”“”,古国名。或称: 炎帝神农氏,其后有州、甫、甘、许、戏、露、齐、纪、怡、向、申、吕,皆姜姓之后,并为诸侯,或分掌四岳。淳于,州都,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之淳于城,后为杞所灭,或以国为氏,系出姜姓。

汉代有州辅; 三国时魏有州泰; 南朝宋有州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邴意

    读音:bǐng yì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邴意兹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、博昌(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齐大夫邴

  • 梅枯

    读音:Méikū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大马赛寨,内又分聂路,聂叟、聂顺三支(160)。

  • 東野

    读音:Dōngyě【源】 周公之裔,春秋时鲁公伯禽之第三子鱼,即鲁季平子,食采于东野,遂以为氏(21,60)。【布】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【人】东野春,宋时殿中丞(7)。东野武,明时山东人,东野鱼

  • 读音:Shěn【源】①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,主审曲面势者也,后因赐族(11,21)。②系自芈姓,楚公族有审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③晋时乌桓人姓(242)。④清蒙古人姓(260)。 【望】魏郡、沛郡(

  • 終葵

    读音:Zhōngkuí【源】周成王封鲁王以殷民七族,有终葵氏(7,11,12,17,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钟葵〕(15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 《左传》商人七族

  • 中駟

    读音:Zhōngsì【源】 左伯之后有中驷氏,见《希姓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希姓录》注云: “源于姬姓。‘太伯之后’。”太伯,当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,吴之始封君。

  • 業塘巴

    读音:Yètángbā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贊普被杀后分裂为四。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其中之一即业塘巴氏,当以部族为氏。

  • 耶指

    读音:Yēz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lǎn彭祖之后有览氏。(见《路史》)览,望出彭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巴坡

    读音:Bāpō独龙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。本氏族名,以族为姓。原意为 “一间草屋”。后或改单姓“巴”,盖取“巴坡”之首音谐“巴”而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