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
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朔州、临汾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朔州、临汾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ā【音】 亦音其它之它(Tā)(62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平王之孙田公它成,见《世本》,当为它氏之始(4,60)。②苗族姓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台南(64,68,26
读音:Bùjǐgé’ěr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昂基图之妻为布济格尔氏(260)。
读音:Bāomópǔ彝族姓氏。包模,光明之意; 包模普,即“光明 (氏)族”。本氏族名,以之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单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Huī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自金时女真人会兰氏(23)。凡三派,出松花江、辉发、乌喇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
读音:Shē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江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围场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
读音:zǐ yóu【源】 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偃,字子游,其后有子游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60)。【变】 亦为游氏(12)。一作〔子遊〕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读音:W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í【源】 以乐器为氏,见《姓苑》(444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乐器为姓氏。”
读音:biàn姓,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Qiáogǎmù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人】 乔噶木克文程,清正黄旗人,世居科尔沁,官副都统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正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