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息侯之国,其地在蔡州新息县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②系自妫姓。春秋时楚文王妃息妫是也(6,9,17)。【变】 一作鄎(12)。【望】 襄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桃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息治宝,明时山西应县丞(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、辛集,山东之龙口,吉林之盘石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舟曲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亦作 ‘鄎’。侯爵,妫姓,今蔡州新息县是。《庄十四年》 楚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息侯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据此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均以为 “息,西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姬姓。故址在今河南息县。” 认定息氏为姬姓,不知其何所本。望出襄阳。

春秋时楚有息桓; 明代有息治,宝应县丞; 又有息昭,贡士,任知县; 又有息隆泰,东光人,诸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éng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ēi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微子微仲之后(11,12,15,17,60)。微子为纣兄,封于微,故城在今山东梁山西北15里之微子店。当以国为氏。②殷、周时西南夷人之古国,曾与武王会师伐纣。微国故城

  • 读音:luò【源】 ①古有洛国,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,灭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其先为落氏,后去草为洛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

  • 榮叔

    读音:Róngshū【源】 周大夫荣叔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15,17,60)。【人】荣叔遥,春秋时韩大夫(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大夫荣叔之后。”郑樵将其归

  • 俟力代

    读音:sì lì dài俟力代,改为代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后改为单字姓 “俟”、“鲍”、“代”。郑樵注云:“俟力代之为代”。“俟力之为鲍,俟力代亦为

  • 读音:Zhè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西周

    读音:xī zhōu【源】 周末分为东西二周,赧王为西周武公,其庶子以西周为氏,见《姓源》(6,7,9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赧王为西周武公,其后为西周氏。”

  • 瓦勒佳

    读音:Wǎlè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訛一

    读音:É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读音:Lín【源】 汉时蓼侯孔藏之子琳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史记·汉高祖功臣年表》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