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ē

戈姓。夏禹的后代分封于戈,以国为姓。

戈姓早期在河南一带活动。关于戈姓历史人物有这样一联:“一门双进士,两朝四画家。”上联说的是清代戈涛、戈源兄弟,献县人,皆举进士。下联说的是明清两朝,戈姓有四人为著名画家。明代有戈讪,清代有戈文、戈载、戈宙琦。

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,分封于戈,子孙以国为氏(7,11,17,21)。 ②有穷氏后羿之子寒促,夏帝相时篡夏,封其少子豷(一作禧)于戈,此乃夏时诸侯国,其地在宋、郑之间(当在河南省中部),后为夏少康所灭,其子孙遂以国为氏(12,21,89)。 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临海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戈彦,宋时池州兵马都监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较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崇仁、金溪,广西之灌阳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彝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云:“禹之后,分封於戈,以国为姓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夏时诸侯,豷之国也。(按: 《左传》 载:寒浞杀羿,因其室而生浇、豷。处浇于过,处豷于戈。)少康灭之,其地在宋、郑之间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

宋代有戈彦;元代有戈叔义,画家; 明代有戈元礼,保山人,官工部司郎; 清代有戈宁智; 又有戈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é/Shye,Sye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62)。疑即��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携〕(9)。

  • 諾布

    读音:Nuòbù【源】彝族姓。属曲比家支(375)。

  • 阿色力

    读音:E-sèlì【综】 清镶红旗包衣马甲西布浓古代之妻为阿色力氏(260)。

  • 桂德

    读音:Guìdé【综】清镶红旗满洲领催索柱之妻为桂德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Gǔ古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为古公亶父之后。古公亶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,他率领族人开荒种地,发展农业,还兴建了城墙和宫殿,使周国逐渐强盛起来。其后代子孙以祖父称号

  • 读音:Dū督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名为姓氏。春秋时宋戴公的孙子名督,其后代子孙中有一支就取祖名“督”字为姓。二是以地名为氏。春秋时期,燕国有个地方名为督亢,居住在当地的人以地名“督”为姓,

  • 鉛陵

    读音:Qiānlí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铅陵,地名,所在待考。或以地为氏。或音yánlíng。《吕氏春秋》有铅陵卓子。

  • 颇超

    读音:pō chāo拓拔八姓有颇超氏。(见《魏书》)党项以姓别为部,有颇超氏。(见《旧唐书·党项传》)

  • 只温台

    读音:Zhǐwēntā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秃满答儿,字曼卿,只温台氏,官分水县达鲁花赤(399)。

  • 泮官

    读音:Pàn′gu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泮官·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