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扶余

扶余

读音:fú yú

以国为氏,即扶余国之后,与夫余同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óu【源】 汉时先零大豪有犹氏(60,62)。【望】 西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(59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台湾高雄、台东(64)、桃园、宜兰、台北、台南(

  • 紇突陵

    读音:Hétūlíng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 “纥突邻” 云: “一作纥突陵。以部落为氏,后改为邻氏。见 《魏书》。”

  • 介拉

    读音:Jièl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北魏时改渴烛浑(一作烛浑)氏为味氏(17,27,60,86)。【布】 上海(91)、台湾南投、台北、台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; 其注引

  • 斡羅納爾

    读音:Wòluónà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所载之“斡剌纳儿”之别译,参见该条。)

  • 读音:xì伏羲氏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虙戏氏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▲<三国魏>戏志才,颍川人。

  • 读音:Jǐ【源】①黄帝庶子箴姓之裔有济氏(8,17,60)。②以所居近济水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襄阳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安邑(32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8,2

  • 读音:bù【音】 今亦音Bù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17)。南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部抑鞮,南匈奴右贤王(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乐亭、辛集

  • 韓甘

    读音:Hángān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普跌耶布〕,四川马边、峨边、甘洛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青尹

    读音:Qīngyǐn【综】 春秋时有楚大夫青尹弗忌,宋司城司马青尹渠(6,20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,其注称:“春秋时宋有青尹·渠”。未详其他。(按: 疑与 “清尹”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