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óu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畿内侯郇伯,从桓王伐郑,投先驱以策,赐姓投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1,12)。②春秋时晋逝敖之后有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一说,晋中行穆子荀吴,相其君景公,其后有投壶氏,后有投氏(17)。【望】 平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(91)、新疆伊吾(370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投调,汉时光禄卿(11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云南之泸水、青海之天峻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言: 其先周郇伯,因桓王伐郑 (按: 伐,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》作 ‘代’,误。盖伐、代形近而讹),投先驱以策,其后氏焉。”郇伯,周畿内侯。郇国故址在今山西猗氏县西南。投,疑以事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晋逝敖之后有投氏。” 望出平阳。

汉代有投调,光禄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ān【源】 春秋时吴国大夫胥犴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豻〕(17,60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犴反,汉时睢阳人,见《汉书·梁孝王传》(7,11,15)。罕见姓

  • 安陵

    读音:ān líng【源】 ①安陵,周时小国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(故城在今河南郾城),是为安陵君缠(缠一作繵),子孙氏焉(60,62)。

  • 申叔

    读音:shēn sh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食采于申,后以为氏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申叔豫,春秋时楚国贤人(7,21)。申叔环,宋时仁寿人,进士,见《四川总志》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

  • 读音:dì【源】 即䠠氏,字因转写而讹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蒂恽,汉王莽时中常侍(7,12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读音:Lù/Lu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
  • 鐵木兒

    读音:Tiěmùér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注云:“蒙古族姓氏。元有铁木儿·不花、铁木儿·塔识。”(按:疑此即“帖木儿”之别译。铁木儿·不花,当是“帖木儿·补化”之别译。

  • 羅多

    读音:Luóduō【源】 古时獠族姓。魏晋至清对分布于川、陕、黔、滇、桂、粤等地部分少数民族泛称“獠”。贵州务川东80里有罗多水,居者以水名为姓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

  • 叔鱼

    读音:shū yú羊舌鲋,字叔鱼,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聞佳

    读音:Wēnjiā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牲丁德璘之妻为闻佳氏(260)。

  • 沙卜珠

    读音:Shābǔzh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乌夏尔,即姓沙卜珠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