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读音:Kǎi【源】 ①高阳氏时八恺(即八才子)之后(91)。②湘西苗族姓,龙姓中之分支(116)。【布】 湖南有此姓(116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
读音:Mǔlǔtè【源】 鄂温克族姓。属索伦部讷莫尔千部落(192)。
读音:yǒu réng【源】 夏少康母之姓,见《姓考》(17)。有仍氏生女曰缗,夏帝后相(少康之父)立为后,见《左传》(15,60)。有仍,古国名,故城在今山东济宁,夏少康生于有仍(87)。一说,缗,
读音:yǎo【音】 亦音Yǎo(91)。【源】 系自妫姓(5,63)。舜之后有舀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亦收,其注引 《路史》
读音:Jís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姑支家支(375)。
读音:ěr尔朱氏之后,去朱为尔氏,望出代郡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尔名,世袭锦衣百户。(见《宝坻县志》)
读音:qín【源】①春秋时鲁大夫勤成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60)。②清时蒙古八旗中有勤氏,世居辽宁岫岩县朝阳乡,今属满族(183)。 【望】馆陶(17,418)。 【布】辽宁(92)、
读音:pú gū【源】殷周时诸侯。周成王东伐淮夷,遂践奄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奄里),迁其君于蒲姑(故城在今山东博兴东北),后以为氏(17,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蒲姑(17)。 【望】齐郡(17,6
读音:Móucōng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Tàichǔl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珲春及音楚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秦楚鲁”,后或改单姓“鲁”。(按:秦,当“泰”之误,秦、泰形近而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