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拓拔

拓拔

读音:Tuòbá

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元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‘拔’亦作 ‘跋’ 。《南齐书》 :匈奴女名托拔,妻李陵。胡俗以母为姓。故为李陵之后,而甚讳之,有言是陵后者,辄见杀。《魏书》:黄帝子昌意少子悃,受封北土,黄帝以土德王,北地谓土为拓,谓后为拔,故以拓拔为氏。后孝文帝改为元氏,自是拓拔降为庶姓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注: “与 ‘拓跋’ 同。” 《广韵》: “拔,虏复姓有拓拔氏。拔,亦作跋。或说自云拓天而生,拔地而长,遂以氏焉。”

今多作 “拓跋”,为现行复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àn/Gan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淦之俗写,或系淦之省点而改,有别于淦氏,犹如庞厐、涂凃、淩凌等姓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凎安,宋时曲江人,靖州人,知靖州

  • 大戎

    读音:dà róng【源】 大戎,唐叔(晋国始祖)子孙,别在戎狄者,见《左传》杜预注(60,62)。【人】 大戎狐姬,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之父,见《左传》杜预注(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

  • 郭井

    读音:Guōjǐng【综】 朝鲜族姓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

  • 是賁

    读音:Shìbē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改是贲氏为封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单姓封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音shìf

  • 读音:sè古啬夫子孙,因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周桓王之后有啬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一郍蔞

    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一郍蒌氏,后改为蒌氏。”(按: 郍,即 “那”之异体。一郍蒌,即一那蒌氏,亦即壹那蒌氏,又

  • 克特瑚特

    读音:Kètèhú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额亲保之妻为克特瑚特氏(260)。

  • 黎水

    读音:Líshu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阿武

    读音:A-w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