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佳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蒙古八旗姓白佳氏(260),亦作拜佳氏(23)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哈尔萨之妻为拜佳氏(2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满族、蒙古族均有此姓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满族拜佳氏,世居佛阿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;蒙古族拜佳氏,世居乌噜特及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蒙古八旗姓白佳氏(260),亦作拜佳氏(23)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哈尔萨之妻为拜佳氏(2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满族、蒙古族均有此姓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满族拜佳氏,世居佛阿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;蒙古族拜佳氏,世居乌噜特及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
读音:gǎo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②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曲阜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惠民(382)、新泰(359),河北隆化(344)、浙江萧山(209)、甘肃民乐(3
读音:Ānq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éy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乃 “纥干” 之误,盖“干”、“于”形近而讹,参见 “纥干” 条。)
读音:Sò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云林、屏东、台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椒江,贵州之三都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太谷等地均有分布。椒江市公安局提供,《山西人
读音:Suǒchuòluò清代满族姓氏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。世居辉发、吉林、叶赫、讷殷、雅克萨城、哈达、英额等地方。后或改为单字姓“索”、“曹”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索绰罗”。清通光时
读音:xiòng湖广松滋县有敻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Hó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宏演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6)。【望】 曲阳、晋阳(6)。【变】 唐时晋阳人宏执恭子孙,在高宗时以太子名讳改姓洪氏(6,11)。【布】 四川富顺(395)、甘肃临泽(3
读音:Hán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子有昌意,昌意之子有韩流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此当为韩姓之始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,即武子,事晋献公,封于韩原(故城在今山西河津东北),因以
读音:Yīni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乌玛阿黎家支。四川布拖等地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Kū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