斡魯納台
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,灭金之功臣阿术鲁,斡剌纳儿氏,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。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谔鲁纳台〕(24)。【人】怀都(一作辉图),蒙古斡鲁纳台氏,阿术鲁之孙。元时累迁浙东宣慰使,改行省参知政事(61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太祖时有阿术鲁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疑此即《中文大字典》所收元蒙姓“斡勒忽讷兀惕”氏之别译,仅供参考。)
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,灭金之功臣阿术鲁,斡剌纳儿氏,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。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谔鲁纳台〕(24)。【人】怀都(一作辉图),蒙古斡鲁纳台氏,阿术鲁之孙。元时累迁浙东宣慰使,改行省参知政事(61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太祖时有阿术鲁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疑此即《中文大字典》所收元蒙姓“斡勒忽讷兀惕”氏之别译,仅供参考。)
读音:Yìnnà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 “唐有荫奈特勒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uè’ěr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富森保之妻为鄂岳尔氏(260)。
读音:Zhuōluó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《南村轰耕录》 译作“术里歹”。
读音:Wùhóu【源】 春秋时莒大夫之后有务娄氏(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莒后有务娄氏。”莒,周所分封之诸侯国,己姓;一说为曹姓。其地在今山东
读音:Zòng【源】周平王之子精,封于纵,后因以为氏(60,63)。【变】亦作从(16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嘉义(64)、高雄、
读音:G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南投(68,261)、河南内黄、陕西华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太原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
读音:sì xiān【源】 高丽扶馀种之姓(7,12,60)。高丽扶馀国,故城在今黑龙江双城以南,辽宁昌图以北区域,非今朝鲜,唐时薛仁贵从李勣征高丽所拔之国即此扶馀。【变】 后改为似氏(7,60)。【
读音:Lángnǐ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台江有此姓,汉姓为梁(104)。
读音:Ād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唐有阿多裴罗。宋有阿多于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“娄”。一作“那蒌”,姑兼收。详见“那蒌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