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ò

【源】 ①本姓秣,因避难去禾为末氏(6,7,9,15,17)。 ②夏时桀臣末喜(9),此为末姓之始。 ③末那楼氏或有改姓末者(62)。 ④唐时吐蕃族姓。吐蕃将尚恐热,为落门川讨击使,姓末,名农力(7,60)。末一作未(60)。【望】 襄城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长清(317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龙口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本秣氏,避难去禾,今秣陵是其后也。”秣,本指秣阳,夏商以前诸侯国。后以国为氏。而有秣氏。省而为“”。②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太平寰宇记》注云: “末禄国在亚梅国西南七百余里。胡姓末者,土人也。”③又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吐蕃尚恐热姓末 (一作‘未’)。”

汉代有末振将; 北魏有末波; 唐代有末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縉雲

    读音:Jìnyú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官名。黄帝以云纪日,夏官为缙云氏。见服虞《左传·注》。后以为氏。”

  • 阿典

    读音:Ādi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阿典为辽时陪术水之部落,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①汉姓为雷(71)。 ②清时改译为阿克占(24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【人】 阿典蒲鲁虎,金大定年间

  • 三乌

    读音:sān wū氏于志,则三乌五鹿。(见《唐书·柳冲传》)凡氏于职者,三乌五鹿是也。(见《风俗通》)有三乌大夫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

  • 孟獲

    读音:Mènghuò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大力士孟获之后有孟获氏(7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乌获〕(7)。历中 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吕氏春秋》齐力人孟获之后; 一云

  • 燭庸

    读音:Zhúyō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(8,11,17,60)。【人】烛庸之越,春秋时齐大夫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吴后有烛庸

  • 读音:Chuī【综】 一说即吹氏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、河南宜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

  • 瑪喇拉

    读音:Mǎlǎlā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渥爾古陳

    读音:Wò’ěrgǔché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巴牙图之妻为渥尔古陈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Wéi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及雁北地区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沙達

    读音:Shādá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此姓系道孚县公安局提供。本为房名,以之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