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ǎn

【源】 ①汉桓帝时巴郡人板循,寇掠三蜀,太守曹谦宣诏谕之,皆降服(15,21)。②傣族姓(164,165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、盈江、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万姓统谱》载: “汉桓帝时巴郡板循,寇掠三蜀。”又,闆,亦为姓,今简化为“”。是“”姓,或由闆姓所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尼海拉

    读音:Dàníhǎilā【源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(今苗栗南庄乡)赛夏族(今大陆统称高山族)原有之姓,意为太阳。开疆设隘之后,改用汉姓为日(65)。今台湾苗栗县多日姓(261)。

  • 读音:Chóu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又,四川广元北筹笔驿,相传诸葛亮出师时曾驻军筹划于此,或以地为氏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

  • 娑里

    读音:Suōlǐ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娑里三文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①周武王封黄帝之裔于蓟(故城在今北京大兴),其后有��氏、契氏、偰氏(17,62)。②其先本高车人,唐时为回纥人,随其主居于偰辇河,因以偰为氏(60,6

  • 读音:m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239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秏,又姓。出何氏 《姓苑》。呼到切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í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,为了区别于他族,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,受封于时邑,子孙以邑为氏。三是出自嬴姓。据记载,

  • 㜑羅門

    读音:Póluómé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姓觿》称: “即婆罗门氏。”请参见“婆罗门”条。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),号原伯,春秋时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灭原,以封先轸,因号原轸,其后以邑为氏(6,12,17,

  • 謝蘇

    读音:Xièsū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穆赫讷之妻为谢苏氏(260)。

  • 诸暨

    读音:zhū jì诸暨氏,彭姓分也。(见《路史》)与“诸稽”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