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吒
唐神龙左骁卫大将军郕国公沙吒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唐代有沙吒义,郕国公; 又有沙吒利。
唐神龙左骁卫大将军郕国公沙吒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唐代有沙吒义,郕国公; 又有沙吒利。
读音:Tàidò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泰豆”云: “《集仙传》 ‘黄帝时邑夷后裔,造父师之。’ 亦作 ‘太豆’。”
读音:Chū【源】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变】作〔掳〕(76),误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万姓统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èm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叶赫、赫尔苏、尼玛察、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叶母氏(259),正黄旗满洲闲散公额之妻为叶木氏(260),〔叶母〕
读音:Shī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之后,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(60,62)。【人】 师宜官,东汉时南阳人,善隶书(6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
读音:zǐ yáng鲁公族有子阳者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Yī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“汉有伊邪莫演”,未道其详。(按:疑此非姓,乃匈奴人名,且“邪”似音yá,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Cháng【音】 亦音Chàng(17).又音掌(Zhǎng)(60),此系长孙氏等所改。参见长(Zhǎng)姓。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子姓。殷人之
读音:Sùji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素戋乌尊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é【源】①春秋时齐地,以地为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为阖姓所改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【望】汝南(418)。 【布】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 【人】盍著,
读音:shālì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南诏单单国王姓杀利,名尸陵加。”疑即 “刹 (chà)利” 氏,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