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里別兹
【综】 明清时云南建昌府邛部司(故址在今四川越西境旧越隽县北)彝族土司之姓,汉姓为岭(129)。
【综】 明清时云南建昌府邛部司(故址在今四川越西境旧越隽县北)彝族土司之姓,汉姓为岭(129)。
读音:Wūh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乌鹘达于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à【源】①代北萨孤氏所改(60,62)。②西夏人姓(24,62)。③西域有萨氏,徙闽,见《明史》(60,62)。今福建萨氏多出于这支。④鄂温克族萨玛基尔氏汉姓为萨(192)。 【望】天竺(17
读音:W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【人】迕春,明时高邮人,贡士,嘉靖间任山东文登县丞(21,24)。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迕春,高邮人,贡士
读音:Bìlánqí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雅忻哈之妻为毕兰齐氏(260)。
读音:Xùnníyào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孙尼耀特〕(260)。
读音:Léi【源】 ①以名为氏。黄帝正妃嫘祖之后,或为累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21,60)。②黄帝次妃之宗国方累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春秋时晋七舆大夫累虎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
读音:guàn tán【源】 齐太公初为灌檀令,其支庶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灌坛〕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齐后有灌檀氏。
读音:Lìyáng【源】 景姓所改。东汉时栎阳(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北)侯景丹之曾孙汾,避乱陇西,以封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2,15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栎氏(62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
读音:huì qiáng宋诗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。(见《左传》杜预注:“惠墙,姓;伊戾,名。”
读音:Kuàng/Kwang,Hua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81)。今況、况已混为一姓。【望】 庐江(418)。【布】 古时庐江有此姓(12,81)。台湾桃园、台北、新竹等地均有此姓(68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