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惠王涼之后,支孙以王父名为氏(60,62)。②州名,涼州故城在今甘肃秦安东北。或以州名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凉〕。【望】 魏郡、山阳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顺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涼润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涼茂,三国时魏少太子太傅,昌邑人(21,24)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惠王涼之后,支孙以王父名为氏(60,62)。②州名,涼州故城在今甘肃秦安东北。或以州名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凉〕。【望】 魏郡、山阳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顺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涼润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涼茂,三国时魏少太子太傅,昌邑人(21,24)。
读音:Niè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孽,与蘖通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本姓薜(按: 疑 ‘薛’ 当作 ‘
读音:zhí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有殖绰,殖姓或为其后(7,60,62)。②或丰于殖货者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殖广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7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
读音:Mǎf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ǐy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子仪氏,见《路史》(7)。【人】 子仪克,春秋时宋国向魋之臣,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左传》 注
读音:Yīlìdié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·回纥传》 注云: “即一利咥氏。薛延陀姓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亦作一利吐、壹利吐。来源: ①历史
读音:sh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,食邑于知,为知庄子,知亦作智,因氏(7,12,16,17,60)。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,62)。 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
读音:Lù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河南之义马,湖北之临利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
读音:Xīchóu【源】 锡畴,商时侯国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人】锡畴子斯,周文王之师(17,2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
读音:zú【音】 又音醉(Zuì)(7,17,21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)、《直音》(21)、《广韵》(11,80)。【望】彭城(17,60,418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