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ú

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望】河间(15,21)。【布】台湾有此姓(65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“望出河间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即墨(62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陕西勉县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

  • 读音:Méi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子姓。殷商时期,君王太丁封其弟于梅(今安徽亳县南),为伯爵,世称梅伯。后来梅伯冒死直谏被纣王所醢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为古代少数

  • 阿依

    读音:A-yī【源】 彝族姓。什列、丁惹等家支均有阿依氏(375)。

  • 哈納克

    读音:Hǎ'nà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哈尼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锡喇塔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乙速弧

    读音:yǐ sù hú原为代郡津名,魏赐太原王显为乙速弧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乙速弧氏,代人,随魏南迁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▲<后魏>,乙速弧佛保,都督。<唐>

  • 读音:Kàng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地名。春秋时有贵族受封于亢父,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亢氏。二是源自先秦时卫国大夫三伉之后,以祖名为氏,称伉姓。后来去“亻”旁成亢姓。亢姓早期主要居

  • 孟克宜勒

    读音:Mèngkèyílè满族姓氏。世居蜚悠城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孟克伊哷 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合魯歹

    读音:Hélǔ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合鲁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鲁乌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

  • 读音:huán出楚环列之尹,后以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环氏,楚有环列之尹,子孙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jǔ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),其后以国为氏(4,7,11,12,21)。【望】 高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北静海等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