狶章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载,其引《庄子·外物》云: “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,夫孰能不波。”成玄英(疏):“狶韦,三皇以前帝号也。”《姓氏考略》则称:“古有狶韦氏,因以为氏。一云当即豕韦氏。”
《姓氏词典》音xīwéi,姑兼收以备考。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载,其引《庄子·外物》云: “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,夫孰能不波。”成玄英(疏):“狶韦,三皇以前帝号也。”《姓氏考略》则称:“古有狶韦氏,因以为氏。一云当即豕韦氏。”
《姓氏词典》音xīwéi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Xín【综】音寻,见《字汇补》、《千家姓》(62,8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字汇补》 云: “㚯, 姓也。 见 《千家姓》。”未详其源。《汉
读音:Zhǐlóng【源】 系自偃姓,见《潜夫论》(5)。一说即舒鲍氏。
读音:Yèhè'nàlǎ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。清同治时两广总督瑞麟,姓此氏。”或作“葉 (叶) 赫那拉”、“葉(叶) 赫纳喇”,参见“葉 (叶)
读音:Wǔcān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并注此音。其注“伍参”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亦作五参。为楚大夫伍参之后,子孙以为氏。”或音wǔshēn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jiào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微子后有教氏(60,62)。②佤族姓。源出亚木姓,亦作交、觉(159),世居云南西盟大马寨(1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
读音:Hàn'gōng【源】 系自姜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一说,即公翰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希姓录》 云:“源于姜姓。‘翰公氏,姜姓之别。’”
读音:Zhūnuó【源】 朝那为西夷小国,以国为氏,其单姓为那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)。朝那,一作〔朝郍〕(21),汉置县,故城在今宁夏固原东南。或以地为氏。朝音株(Zhū),那音傩(Nu
读音:Dūshàn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从单字姓“杜”,或改从“单” (shàn)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读音:máo bó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叔郑之后有毛伯氏,见《路史》(15,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周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氏。”叔郑为周文王第八子,封於毛
读音:hóu lǘ líng【源】 ①北魏时有侯吕陵部,是以部落名为氏(27,60,70)。 ②北周太祖赐录事参军韩褒为侯吕陵氏(27,60,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吕氏(27,60)。 ②一作俟吕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