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ì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,食采于甯(故城在今河南修武,或今获嘉),季亹弟顷叔生跪,以邑为氏(6,7,9,12,17)。②唐时西原(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)蛮豪有此姓(7)。③清满洲人姓。世居辽宁海城西牛庄(23)。④彝(130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与宁通(17,60)。【望】 齐郡(418)。【布】 四川垫江(337)、中江(345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安徽天长、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甯戚,春秋时卫人,齐桓公时相国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四川之合江、南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傣族、壮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秦甯 (宁)公之后也。”此以谥为氏,系出嬴姓。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尚友录》 云: “卫康叔之后,至成公生李亹,食采於甯 (宁),以邑为氏。”此则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壮族》 摘引 《新唐书》 云:“西原蛮……有宁氏者,相承为豪。” 以为壮族之先。

或作“��”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“��”、 “”皆收,以为两姓),又作“”,今统简作“”。

一音níng,亦现行姓氏。俗读音变而分族。

《姓氏急就篇·注》载: “卫武公之后有甯速、俞、殖、喜; 又,齐有甯戚; 周有甯越。或与 ‘寧’ 通,汉甯成,《史记》作寧成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德恩

    读音:Wūdé’én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中(429)。

  • 達呼爾倭哷

    读音:Dáhūěrwōliè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,或为倭哷氏之分支。达呼尔倭哷博奇,清满洲镶红旗人,咸丰间随军江南扬州征太平天国军,积功官至副都统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

  • 舍魯

    读音:Shèlǔ现行彝族姓氏。或作 “佘鲁”。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、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仆兰

    读音:pú lán后魏内入诸姓之一,后改为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Hóng【源】商时闳国(故城在今陕西)之后,周文王四友之一闳夭是其后也(17)。一说,闳夭之后,以名为氏(7,9,12,60)。 【望】广陵(17,418)。 【布】上海(91)、湖南道真等地均

  • 读音:Shù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注云: “系豎姓分族。”

  • 章齊

    读音:Zhāng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尚度之妻为张齐氏(260),〔张齐〕似即章齐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汉意为“毡衣”,当以

  • 读音:Hóu侯姓是个多源的姓氏,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爵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春秋时晋侯缗为晋武公所灭,子孙逃奔他国,以原封爵位“侯”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,出自姒姓。夏后氏的后裔受封于侯国,子

  • 侯佳

    读音:Hóujiā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仁宗(即嘉庆帝)之华妃为侯佳氏(72)。清正黄族满洲马甲恒保之妻为侯佳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

  • 读音:yǎn【源】 ①周成王灭奄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60)。②明清时云南易隆驿(今云南寻甸西南70里)土驿丞为奄氏,系彝族(253)。【变】一作〔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