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相里

相里

读音:xiàng lǐ

【音】 相,亦音Xiàng(17)。【源】 ①皋陶(一作咎繇)之裔晋大夫里克,为惠王所杀,克妻携少子季连逃居相城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5里),因为相里氏(6,12,60)。②春秋时郑公子子产之裔有相里氏(7,21,60)。【望】 济源、河西(17,21,60),西河(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陕西(92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相里勤,春秋时人,为季连之元孙(21)。相里金,五代时后唐并州人,保义军节度使(52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北京,山西之阳泉、朔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咎繇之后为理氏。商末有理征。孙仲师,遭难,(理) 去 ‘王’ 为 ‘里’。至晋大夫里克,为惠公所戳。克妻携少子季连逃居相城,因为相里氏。”此以地氏为氏。系出理姓。②其注引 《法苑珠林》 云:“出郑子产之裔。子产之生,执拳而出,启手视之,文成 ‘相里’,因以为氏。”郑本姬姓之国; 子产,即公孙侨。故此之 “相里” 氏,出自公孙氏,或云系出姬姓。

战国时有相里勤; 汉代有相里平,河堤谒者; 唐代有相里志降; 后晋有相里金,保义军节度使。

或音xiàngl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爾吉克

    读音:Bó’ěrjík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巴图之妻为博尔吉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miào【源】 宋时西羌人姓,见《宋史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普陀(297)、福建(92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、河北、北京

  • 读音:Fēi【源】 系自偃姓。棐国,春秋时郑国之棐林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①以国

  • 奄里

    读音:Yǎnlǐ【源】 即淹里,本邑名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),居者以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一作〔淹里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淹里,本邑名,居其地者以

  • 读音: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元代有按摊,官海北、海南宣慰使。

  • 读音:H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广西桂林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uàn【源】 后世有铉氏,当因宋避玄字讳时,加金旁以别之。如句字加草为苟,加系为絇之类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 江苏铜山、山东泰安(62)、东平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

  • 大法

    读音:dà fǎ【综】 宋时江苏武进县有大法乐霖,中咸淳三年丁卯科榜,见《武进县志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; 其注据《武进县志》云: “宋有大法乐霖,武进人,中咸淳丁

  • 師黎婆達

    读音:Shīlípó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收载,“南朝宋有师黎婆达·施阿罗跋摩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大贺

    读音:dà hè契丹姓大贺氏。(见《旧唐书·契丹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