矍
【音】 又音Xuè(17,62)。【源】 矍相氏之后(60)。【望】 齐郡(17),齐安(418)。【布】 山西大宁有此姓。【人】 矍璋,唐时黄州刺史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礼记》: ‘孔子射于矍相之圃。’矍姓当出此,望出齐郡。”
唐代有矍璋,黄州刺史;又有矍参。四门博士。
【音】 又音Xuè(17,62)。【源】 矍相氏之后(60)。【望】 齐郡(17),齐安(418)。【布】 山西大宁有此姓。【人】 矍璋,唐时黄州刺史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礼记》: ‘孔子射于矍相之圃。’矍姓当出此,望出齐郡。”
唐代有矍璋,黄州刺史;又有矍参。四门博士。
读音:zhé卫出公辄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
读音:Guà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雚璿,唐时人,曾任中书舍人(21)。雚永均,明洪熙年间任光禄大夫(24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云:“以草名为姓
读音:Guà/Guah,Gwa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、宜兰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Húndáqí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讷殷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浑达奇〕(180,260)。
读音:Chúrén【源】春秋宋大夫厨人濮之后(60,62)。 【变】一作〔厨人〕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;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厨人”。盖廚,厨异体字耳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
读音:qiū mù líng【源】 其先世为代北部落大人,北魏迁都洛阳,随魏南迁,遂成河南人(242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姓穆氏(7,21,60,70,242)。②亦作〔丘穆陵〕(60,70)、
读音:Guǎng【源】 ①黄帝时人广成子之后有广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21,60)。②高佳广原,清镶黄旗人,乾隆、嘉庆年间,累官甘肃按察使及湖南巡抚,其后以其名为姓(69)。【望】丹阳(41
读音:Xùn/Shyun Syun【源】 楚公族之后有氏(19,21)。
读音:Zhàodáěrhà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回(176)、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)、宁夏(176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速希觉,宋时知连州(15,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