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圉
读音:zhù yǔ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祝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2,60)。【人】 祝圉遥,汉时侍御史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卫祝圉之后”,此以名氏为氏。
汉代有祝圉·遥,侍御史。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祝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2,60)。【人】 祝圉遥,汉时侍御史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卫祝圉之后”,此以名氏为氏。
汉代有祝圉·遥,侍御史。
读音:Lùnxī′nuò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论悉诺·鲁,论悉诺·息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Gōng【源】 系自刘氏。汉时楚元王刘交之子富封红侯(红,即红阳,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),支庶或以国为氏(6,7,12,15)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,平阳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
读音:Wùléi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鲁家支,四川越西有此姓(132,208,375)。
读音:Měihè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西夏有武节大夫美赫·宇文。
读音:Wòlǔ'nà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,灭金之功臣阿术鲁,斡剌纳儿氏,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。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
读音:yào wù gě回纥八姓,八曰药勿葛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xī lóu出自姒姓,杞东楼公之子曰西楼公,子孙以号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zhé lán匈奴姓。合短兵杀折兰王。(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)
读音:Dà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杭间(23,63,180)。唐初辽东渤海王姓大,此为满族祖先最早见于史籍者。大佳氏源自大氏,佳即家之意(181)。【变】 后改为大氏(180)。【人】 大佳色
读音:Yīkèjīlǔ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(19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