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Qiūdū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。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献帝弟为邱敦(氏),为十姓(
读音:Hòu【源】 ①相传为太皞之孙後照之后(60,62)。 ②本姓侯,后改姓後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)。【望】 瑕邱(17,418),东海(12,21,60)。【布】 四川仪陇、宁夏固原、湖南宁乡、
读音:zì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21)。②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浙江通志》(21)。今蒙古族姓(344)。③清四川会理州土百户、建昌道建昌镇辖披砂土千户均有自
读音:Hái【源】 辽时回鹘人姓(21,63)。 【布】 贵州赤水有此姓(442)。 【人】 孩里,辽时官中书门下平章事,见《辽史》(21,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
读音:Zhúwēntá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诺怀,字德卿,蒙古术温台氏,居广平。元至治元年官镇江路镇抚,至顺中官至江浙行省都镇抚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、《书史会要》(399)。
读音:Dòng/Dung【综】 或系东氏因事所改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Xīzhōu【源】 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62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ízhì’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 【变】 元时改称乃马真氏,明时改称尼麻车氏,至清又译作尼玛察氏(100,180)。
读音:Gùlèdūsī裕固族姓氏。或作 “顾令”,本户族名,或以代姓。后改为单姓“顾”,盖取顾勒都斯氏之首音谐“顾”而得。
读音:mián晋大夫食采绵上,子孙氏焉。(见《姓苑》)绵氏,晋大夫食采绵上,因氏焉。今大通监绵上县是其地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尔朱氏后改为绵氏;又尔绵氏亦改绵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