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uó

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于妘姓,颛顼帝孙祝融氏后裔。祝融的后裔被分为八姓,史称“祝融八姓”。周朝时,八姓中有子孙被封宜城,建立罗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后人遂以“”为姓。二是改姓。北魏鲜卑族复姓破多罗氏、叱罗氏改为汉字单姓罗。清代爱新觉罗氏也有人改姓罗。

罗姓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。罗国被灭后,一部分逃往四川,一部分逃往湖南。逃往四川者又有一支迁入贵州。逃往湖南者在历史上有一支迁往江西,还有两支迁居广东。另外,罗国亡国后,还有部分人从云南迁往湄公河下游。唐朝时,罗姓有人入闽,定居于福建。清代,罗氏向台湾迁徙,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(印度尼西亚)等。如今罗姓主要分布在四川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、贵州和湖北等省。

罗姓历史人物有罗裒,西汉时成都大商人。在长安、巴蜀经营商业,几年之间,集聚钱财达千余万。罗隐,唐文学家。工诗善文,作品充满愤懑之情,同情人民疾苦。其诗多用口语,流传较广。与罗邺、罗虬合称“三罗”。擅长杂文,笔锋犀利,所著《谗书》较有名。罗邺,唐诗人。一生落魄,纵情诗酒。擅作七律,多怨愤之作。与方干、栖白为诗友,与族人罗隐、罗虬合称“三罗”。罗贯中,元末明初小说家。传为施耐庵弟子,撰有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《隋唐志传》《三遂平妖传》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。罗荣桓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,十大元帅之一。他参与指挥过辽沈战役,平津战役、对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。

罗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五位。


祝融之后,妘姓国,初封宜城,徙枝江,周末居长沙。汉有梁相罗怀,襄阳记有罗蒙。(见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)

罗氏,子爵,熊姓。一曰祝融之后,妘姓,初封宜城,徙枝江,为楚所灭。周末居长沙。又叱罗氏改为罗氏。五代有罗绍威。望出豫章、长沙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颛顼后,封于罗,今房州也,子孙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破多罗氏、斛瑟罗氏、叱罗氏,皆改为罗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<后魏>罗结,代人,太武初为侍中。<五代吴越>罗隐,新城人,诗人。<明>罗贯中,小说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果古爾

    读音:Guǒgǔě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援引 《瑗珲县志》 收载。或作“郭博勒”,后改为单姓“郭”,盖取果古尔氏之首音谐“郭”而得。

  • 安温

    读音:Ānwēn藏族姓氏。今甘肃之天祝有分布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或省而为单姓 “安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  • 伊勒們

    读音:Yīlèmé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伊勒们穆奎,清正蓝旗人,世居敖汉,康熙中以从征厄鲁特噶尔丹之功,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

  • 殷舒布

    读音:Yīnshūbù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达尔查之妻为殷舒布氏(260)。

  • 弋門

    读音:Yì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汉阳人”“以地为氏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作“‘渔阳人有弋门氏’,盖居于弋门,以为氏。”漢(汉)、渔形近而讹

  • 读音:Wèi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周宣帝时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,后代以封邑命姓;二是北周宣帝置蔚州,后有以蔚为姓氏者。蔚姓发源于蔚州(今河北蔚县),望族居于琅琊郡(今山东诸城)。蔚姓历史人物有

  • 读音:Guǒ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芮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彝族亦有此姓(130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安县(322)、武胜(32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广西陆川(360)、安徽

  • 允戎

    读音:Yìnróng【源】 西羌部族有允戎氏,系允格之裔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以族名为氏,参见允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考》注云: “西羌姓。以部族为姓氏。‘允格之裔,西羌

  • 巴亞基魯

    读音:Bāyàjīlǔ【源】 鄂温克族姓。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之莫尔格河地区。源出氏族名,属下又分要靠勒巴亚基鲁、我乌特巴亚基鲁、我勒克巴亚基鲁三个分支,即莫昆,属索伦部音千部族(19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