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Lù路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路,原为水名,作潞。初汉置路县,东汉改为潞县,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,称潞姓,后复为路姓。二是以爵号为姓氏。唐尧时,帝喾后裔玄元因功封为路中
读音:Yī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“汉有伊邪莫演”,未道其详。(按:疑此非姓,乃匈奴人名,且“邪”似音yá,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Yīlóu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觿》 注云: “即伊娄氏。”
读音:Rǎn/Raan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或系冉姓所改(62),今姓从冉字(16)。
读音:Wànniǔy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当与“万纽于”同。《姓氏词典》有载,其注“万纽于”云: “又作万忸于。……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陵徙代,为万忸于氏。至北魏孝文,复为于。” 《郑通志
读音:Chìluó【源】 ①叱罗为魏晋时部落(27),以部为氏。②北周时赐应州刺史张羡、武强公郭衍为叱罗氏(27,60,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罗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17,27,70)。【人】
读音:dān【源】①相传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,耽为第九子之国(9),当以国为氏。②老子之后有耽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老子,即老聃,周时楚国苦县人,姓李名耳。聃亦作耼、耽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。
读音:hú【源】 春秋时楚有弧父,名续长,是为弧姓之始(60,62)。【布】 四川阆中、河南汲县(60,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有弧父,名续长,为弧姓
读音:Pàn′gu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泮官·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ādá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此姓系道孚县公安局提供。本为房名,以之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