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舒舒覺羅

舒舒覺羅

读音:Shūshùjuéluó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十五派,出叶赫、哈达、伊尔哈、来碧村、西占和罗、长白山、佛阿拉、扎库木、讷殷江、乌英额、胡鲁村、尼雅木尼雅库城、英额、伦尼、宜尔海、雅尔湖、和多穆哈连、萨克苏和罗、罗里、东山、嘉木齐村、东安、三姓、达尔滹、扎喀、辉发、翁鄂络城、鄂尔浑、佛多浑、绥分、特顺、讷殷、乌喇、乌苏、喇发、安图、额尔敏、赫门、蜚悠城、舒赫德、萨哈尔察、苏完、塔山堡、马佳村、完颜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清驻防杭州镶白旗中有舒书觉罗氏(254),〔舒书觉罗〕以即舒舒觉罗之异译。 ②后改为赵、舒二氏(180)。【人】 舒舒觉罗图鲁什,清镶黄旗人,世居叶赫(23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、哈达、长白山、佛阿拉、英额、扎库木、塔山、王家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字姓赵、舒等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“舒舒”,汉意为高粱,亦用以指正紫色; “觉罗”,或称乃姓氏之意,“舒舒觉罗”,当即 “以高粱为姓的人” 之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毌

    读音:Húgu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当即 “胡母”之误。盖母、毌,形近而讹,致有胡母、胡毌

  • 亞木

    读音:Yà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系以祖先名为姓,世居云南西盟大马散。后又分为觉(一作聂周、周亚木)、界(一作聂间、间亚木)、究(一作聂遮、遮亚木)、简恩(一作聂在、在亚木)等4姓(158,159,160

  • 读音:Mī【音】 旧音Mǐ(86)。【源】 见《龙龛手鉴》(86)及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或系咩布、咩迷、咩铭、咩屈等西夏姓所改。【变】 一作密(30)。【人】 咩讹埋,西夏副统军,党项人(4

  • 邓侯

    读音:dèng hóu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邓侯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D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内蒙古乌审旗有此姓(369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ǔ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唐代有鼠尼施。

  • 郁闾

    读音:yù lǘ吴后有郁闾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chǎi【源】 奚五族著姓有揣氏,见《金史》(24,60,62)。奚,古族名,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,分布在饶乐水,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,至唐时,其族酋李大辅封为饶乐郡王,当时与契丹同称两蕃,后

  • 读音:xuán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(60,62)。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(60)。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

  • 读音:hōng【源】 汉中(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境)西城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当以乡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訇琦、訇广、均为晋时关中流人(17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