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鮑
读音:Shūbào
【源】 舒鲍,周时偃姓小国(参见舒蓼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舒鲍无终,春秋时晋悼公大夫(6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舒鲍,偃姓国也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乃舒氏诸族之一。
春秋晋悼公时有舒鲍无终,为大夫。
【源】 舒鲍,周时偃姓小国(参见舒蓼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舒鲍无终,春秋时晋悼公大夫(6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舒鲍,偃姓国也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乃舒氏诸族之一。
春秋晋悼公时有舒鲍无终,为大夫。
读音:Nàmóulú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纳木都鲁〕(24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
读音:Kuíyǎl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华色之妻为魁雅拉氏(260)。
读音:Sīl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思离·麻啰皮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ùyāodǎi【综】元时人姓。忽都牙歹,速要歹氏,元至元中任镇江路济南翼下千户所达鲁花赤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
读音:Tiěmùěr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帖木耳·没里克。” (按: 疑此即 “帖木儿”之别译。) 帖木耳·没里克,当是 “帖木儿·玛里克”之别译
读音:Yǒusū【源】 纣伐有苏氏,见《袁王纲鉴》(63)。
读音:dì luò bá代北姓,后改为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地骆拔,改为骆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Qngmósǎng【源】藏族姓。四川阿坝地区果洛四大房名之一(249)。
读音:wà shí lán咀石兰氏,后改为石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Dǎsè【源】 独龙族姓。世居云南,打色系地名,当以地为姓(21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