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ng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公之第三子伯令封于蒋,其地在光州仙居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西北之蒋乡),后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满洲八旗姓蒋佳氏后改为蒋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清时云南顺宁府右甸(昌宁县)守御所土千户蒋氏,系布郎族(253)。④苗(114)、瑶(116,225)、傣(164)、土家(387)、蒙古(344)、回(176)、拉祜(203,226)、保安、壮、羌等民族及苦聪人(227)均有此姓。【望】乐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7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江苏、湖南、浙江等省多此姓,4省蒋姓约占全国汉族蒋姓人口60%。【人】蒋满,汉宣帝时上党令(15,17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鲜、蒙、瑶、彝、壮、水、土家、布依、纳西、拉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周公之第二子 (按: 或云 ‘第三子’) 伯龄所封之国也。” 此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。‘蒋”,杜预云: “弋阳期思县是。宋改为乐安。今河南固始县东有蒋乡,为楚所灭。” ②为赐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赐姓》: “明赐元人姓名: 巴尔台(按: 或译作 ‘把台’,蒙古族) 曰蒋信,(其) 子伊尔必斯曰蒋善。” ③为改姓。清代满族姓蒋佳氏,或改为蒋氏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汉代有蒋诩,隐者; 又有蒋晋,泉陵人,交州剌史;唐代有蒋钦绪,莱州人,魏州剌史;清代有蒋士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éng/Cher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Yǎ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养国(故城在今河南襄城),后灭于楚,为楚大夫由基食采之邑,因以为氏(7,17,24,60)。【望】山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

  • 移刺

    读音:yí là移刺宛,景宗保宁间封卫王。(见《畿辅通志》)▲<金>移刺塔不也,猛安人,元帅左都监。<元>移刺捏儿,契丹人,兵马都元帅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

  • 什布忒

    读音:Shíbù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清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什布忒氏,蒙古镶白旗人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此氏。

  • 读音:pī【源】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,仲虺之后有丕氏、邳氏、伾氏、㚰氏(60,62)。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31)。【变】 一作〔㔻〕(21,418)

  • 弥姐

    读音:mí jiě后秦元魏时西羌多此姓。后秦冠军大将军弥姐婆触;辽东弥姐要地;立节将军弥姐威;后魏末都督弥姐元进,夏州酋望也。唐领军延州刺史弥姐长通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读音:Qiú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,负责制皮,后代以官名为姓氏。二是本仇氏,为避难改为裘氏。三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卫国有大夫被分封在裘邑,其后人用裘为姓

  • 俄木

    读音:Émù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gōu钩弋之后,或为钩氏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读音:ào匈奴有奥鞬王,奥姓出此。或为奥屯、奥鲁所改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朔州,陕西之韩城,上海之松江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