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
【音】 又音仲(Zhòng)(17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益师,字众父,众父之子仲以王父字为氏(7,11,12,17,60)。或云,鲁大夫食采于众邑(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北众利城),因氏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南皮连花地乡有此姓。【人】 众仲,春秋时鲁大夫(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鲁公子益师字众仲,亦曰众父,以字为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据《世族谱》 亦注: “鲁孝公子益师,字众父,其孙仲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【音】 又音仲(Zhòng)(17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益师,字众父,众父之子仲以王父字为氏(7,11,12,17,60)。或云,鲁大夫食采于众邑(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北众利城),因氏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南皮连花地乡有此姓。【人】 众仲,春秋时鲁大夫(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鲁公子益师字众仲,亦曰众父,以字为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据《世族谱》 亦注: “鲁孝公子益师,字众父,其孙仲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读音:Nàzà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牟扎〕,世居云南华坪(375)。
读音:Cāngjié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(12,17,60)。【望】 冯翊(1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苍颉〕(6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黄帝史官,子孙氏焉。
读音:Héhé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尼马察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雅住之妻为和和齐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尼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
读音:Bókù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闲散布彦达赖之妻为伯库忒氏(260)。
读音:Huán【音】 又音寰(Huán)(62,9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,见《姓谱》(21,62,63)。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中有嬛。或嬛,澴相通(62)。②澴水(音Huán),源出河南信
读音:Píng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战国时韩国君将少子封于平邑(今山西临汾一带),其后以平为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齐国晏平仲后代以父名为姓。平姓后来在河内郡发展成望族。平
读音:bù měng【音】 蒙音梦(7,12,21)。【源】 关西羌人姓(6,7,12,21)。【变】 一作夫蒙,亦作〔不梦〕(60,62)。【人】 不蒙世,后秦安远将军(70,242)。不蒙令卿,唐
读音:Yí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24)。【人】 贻範,宋咸淳中华亭县尹(15,21)。贻训,宋乾道中知汀州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贻範,华亭县
读音:Wéi【源】 ①古帝鬼騩(一作鬼嵬)氏之后(17,62)。亦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 ②西夏人姓(62)。【人】 嵬通,宋时环庆路巡检(15,21)。【布】 云南昌宁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
读音:Tàixī’nàlǎ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扎鲁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扎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