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án

谈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,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姓,相传姓谈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周有大夫籍谈,其后亦有谈氏。三是源于己姓。相传少吴的后裔被封于郯,建立郯国,后被越国灭亡,其后代遂以郯为姓,上古“”“”通用,因此即有谈姓。

谈氏起源于今河南。秦汉时期,部分谈氏北迁到今河北,后来谈氏在广平形成大族,另有部分谈氏西迁至河南灵宝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谈氏有南迁至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者。唐末五代,谈氏繁衍中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,散布于今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西等地。宋元时期,谈氏入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如今,谈氏以江苏最多。

谈姓历史人物有谈迁,明清之际人,清朝建立后,隐居山林,熟悉历代典故,长于论议古今治乱。有《国榷》《枣林集》《北游录》《西游录》《枣林杂俎》《枣林外索》《海昌外志》等书。谈寿龄,清末人。倡导实业救国,嘱子孙学习实业,反对后人科举进入仕途。曾捐资创办“谈氏东文学馆”,专程赴沪诚聘日籍教员教授日文和新学。学馆的学员除招收谈氏子弟外,兼收外姓青年,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。

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七位。


殷帝乙长子微子启,周武王封之于宋,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,为楚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苑》)

▲<宋>谈英,曲阳人。<元>谈文理,诗人。<明>谈一凤,无锡人,应山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ěi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 【望】巨鹿(17,418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亦收载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

  • 雍門

    读音:Yōngmén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胜居雍门(或即雍门城,在今江苏铜山东南),故为雍门氏(3,7,9,12,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雍门周,春秋时齐人,以琴

  • 哈基納喇

    读音:Hàjīnàlǎ【综】 清时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基纳喇氏(256)。

  • 哈哩

    读音:Hǎlī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夯力”。

  • 移力

    读音:Yílì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移力贪汗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非姓,乃少数民族人名,若“成吉思汗”,并不姓“成吉”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米佳

    读音:Mǐ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云骑尉穆可登之妻为米佳氏(260)。

  • 佛喇

    读音:Fólǎ【源】 元时人姓,原为部名,以部为氏(63)。

  • 巴魯

    读音:Bālǔ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吴格之妻为巴鲁氏(260)。

  • 札庫塔

    读音:Zhákùtǎ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顺治时盛京将军乌库理姓此氏。” (按: 此当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“札库塔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)

  • 伶舟

    读音:Língzhōu【源】 见《中华大字典》(91)。或即泠州氏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华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“伶”字曰“伶舟,复姓。”疑乃“伶州”之讹;或为其别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