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Èr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贰为春秋时楚境内小国,在随州应山(故城在今湖北广水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6,9,11,12,17)。②夷姓,见《后秦录》(9,11,17)。【变】亦作二(6)。【望】河东(17),江陵(21,60,418)。【布】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贰尘,夷人,北魏时平阳太守(9,11,12,17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山海经》贰负之臣曰危,杀窳窫。贰姓始此。望出河东。” 窳窫,音yúyà, 或作猰㺄, 亦作貐貐, 传说中的怪兽。 贰负,官名。此以官为氏。②古有贰国。或以国为氏。郑樵注云:“或言姬姓。《左传》: ‘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’并小国也。贰国在随州南 (今湖北应山县境)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注据《后秦录》 云: “夷姓,后魏有将贰坐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【人】 祀渊,明时舒城人,洪武进士(21)。祀明,明嘉靖间任左江浔梧参将,见《广西通志》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广东之吴川、河北之石家庄、山西之阳泉

  • 读音:Jì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hǐ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uǎn【源】 湖南沅陵东北有下雋,当以邑为氏(7,24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隽。【望】 渤海(418)。【布】 河北五莲(290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台湾嘉义(64)、

  • 子宗

    读音:Zǐzō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陈凭之后有子宗氏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源于陈姓。齐大夫陈凭之后。”

  • 尔绵

    读音:ěr mián西魏赐段永昌为尔绵氏,后改为绵氏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读音:Huán桓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。齐国国君死后,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人遂以谥号为姓氏。还有一说是宋国有一位叫卿的国君,死后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代也有以其谥号为姓者。二是源自

  • 吴昧

    读音:Wúmèi赫哲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为氏。“吴昧”,乃“吴勒敏” (按: 疑今作“诺敏”)之别译,河名,居此者因以名族,以族为氏。遂有吴昧哈拉 (姓)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。

  • 颜盏

    读音:yán zhǎn女真姓,望出陇西。

  • 读音:tó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畿内侯郇伯,从桓王伐郑,投先驱以策,赐姓投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1,12)。②春秋时晋逝敖之后有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一说,晋中行穆子荀吴,相其君景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