蹉
【源】 彭濮大酋之姓,见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(60,62)。【变】亦作〔嵯〕、〔〕(60,62)。【望】武汉(17),武溪(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 云: “彭濮大酋之姓。一作 ‘嵯’; 又作‘’。”濮, 古代民族名。商、周时代分布在江汉一带。后分散至川、黔、滇等地。因其支属繁多,故有“百濮”之称,彭濮当为其中之一支。望出武汉。
【源】 彭濮大酋之姓,见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(60,62)。【变】亦作〔嵯〕、〔〕(60,62)。【望】武汉(17),武溪(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 云: “彭濮大酋之姓。一作 ‘嵯’; 又作‘’。”濮, 古代民族名。商、周时代分布在江汉一带。后分散至川、黔、滇等地。因其支属繁多,故有“百濮”之称,彭濮当为其中之一支。望出武汉。
读音:Qiéji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癿加·思兰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ègū【源】 春秋时曹庄公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考》注云: “源于姬姓。周曹庄公之后。
读音:Wǔcān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后,支孙以为氏(4,7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五参〕(9,17)。【人】 伍参蹇,春秋楚昭王时人(4,7,2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
读音:Fàn【音】又音漏(Lòu)(17,80)。【源】见《集韵》(7,15,21,81)。【望】淮南(17,418)。【布】台湾台北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玉篇》 收
读音:Chú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东、台北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灵石,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
读音:Yìqiú【综】 春秋时卫太史柳庄卒,公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,故卫有邑裘氏(6,7,12)。邓名世云:公与之邑,为裘氏及县潘氏,故裘与县潘皆邑名,邑裘非复姓也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
读音:Sīnuò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读音:Lè’ěr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海莱家支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wù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