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爾佳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长白山、嫩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后改为郭氏(180)。锡伯族有郭尔佳氏,一作〔顾尔佳〕,汉姓有郭、顾(201,433)。【布】 新疆巩留、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长白山、嫩河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从单字姓“郭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长白山、嫩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后改为郭氏(180)。锡伯族有郭尔佳氏,一作〔顾尔佳〕,汉姓有郭、顾(201,433)。【布】 新疆巩留、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长白山、嫩河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从单字姓“郭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读音:Kuī【源】 黄帝臣闚纪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系黄帝臣闚纪的后代。
读音:jiū【源】 与摎相通(91)。【望】 邯郸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9,21)。【人】 摎乐,汉时人(7,17)。摎尚,三国时魏河南太守(7)
读音:Gāo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后人受封于高邑,因以采邑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公子祁,字子高,子孙后代遂以祖辈的字为姓
读音:shí dì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石弟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潜夫论》注云: “宋石弟之后。子姓。”
读音:Yángf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阳樊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),后因以为氏(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景王之孙封阳樊 (按:
读音:Lí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武王灭商,封商汤后裔于黎国(今山西长治西南),后有黎侯丰舒,其子孙有姓。这一支黎姓人家,被认为是黎姓正宗,后成了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
读音:Níyě’áo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,亦作〔泥也南敖〕(160)。
读音:Yǐ【音】 亦音以(Yǐ)(17)。【源】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,故以为氏,见《集韵》(17,62)。【变】 苡即姒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
读音:kě dān代北姓,后改为单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Gàoxīng【综】 汉时有告星赐,见《容斋随笔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