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鄂爾克特

鄂爾克特

读音:Èěrkètè
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额尔德特氏(61),蒙古正黄旗中有额尔哲特氏,蒙古镶黄旗、蒙古镶红旗中均有额尔特特氏(259),镶白旗蒙古护军孟格之妻为额尔格特氏,镶蓝旗蒙古马甲薛保之妻为额尔都特氏,镶黄旗蒙古护军格都之妻为额尔得特氏,镶黄旗蒙古护军阿布岱之妻为额尔忒特氏(260),〔额尔德特〕、〔额尔哲特〕、〔额尔特特〕、〔额尔格特〕、〔额尔都特〕、〔额尔得特〕、〔额尔忒特〕等似均为鄂尔克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鄂尔克特布尼雅锡哩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喀喇沁,顺治中以败流贼等功授骑都尉加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额尔德特花连布,清蒙古镶黄旗人,贵州提督(61,72)。额尔德特和映,清蒙古镶黄旗人,原名和宁,乾隆进士,奉使卫藏及西域(61)。一作〔额勒德特〕(72,254)。

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清初,蒙八旗之镶黄旗人布尼雅锡哩,即姓此氏,世居喀喇沁地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ǎ【源】 孟舒国之先主为霅氏,见《博物志》(60,62,63)。又,浙江湖州境内之东苕溪、西苕溪等水流入城内汇合称为霅溪,或以水名为氏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《博

  • 读音:Qiáo/Chyau【综】 晋武帝时有趫捷,西域人,见《晋书》(242)。

  • 珠爾奇

    读音:Zhūěrqí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尔哈占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朱尔奇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尔哈占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害饒時

    读音:Hài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以鼠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世居云南怒江地区,汉姓为楚(148,150)。亦作〔汗饶息〕、〔亥扒〕(149)。

  • 读音:Hú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壶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东南壶口关),因以为氏(12,15,17,60)。②壶丘氏之后有壶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望】 黎城(17,418)。【人】 壶叔,春秋

  • 耏门

    读音:ér mén耏门氏,宋有耏班,以守其耏门,故以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瑚嚕克

    读音:Húlǔ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林(23,63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瑚鲁克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霍商之妻为乌鲁克氏(260)。〔乌鲁克〕似即瑚噜克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

  • 第六

    读音:dì liù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以次第为氏,齐田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齐诸田后。”此亦“以次为氏”,出田氏。参见“

  • 读音:Huī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一说,唐时所置晖州在今四川境,或以地名为氏(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

  • 须遂

    读音:xū suì遂人四族有须遂氏。(见《左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