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呼
【源】 唐时靺鞨人姓(242)。【人】 野呼利,唐时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之子壻,羽林郎将,见《旧唐书》(242)。
【源】 唐时靺鞨人姓(242)。【人】 野呼利,唐时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之子壻,羽林郎将,见《旧唐书》(242)。
读音:C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刺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无此字。姑予收录。)
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读音:Jiǎ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清远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nán róng古有善暴背于南荣者,献之于君,其后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▲<战国>南荣趎,庚桑楚弟子。
读音:ér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耏班之后(7,12,17,60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耏跖,汉时芒侯(7,21)。耏纯,明时归州人,正德中任绥德州判官(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
读音:Kèyè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喇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克叶勒〕(180,260)。【人】 克叶埒赫楞泰,清满洲镶白旗人,由护军参领从征噶尔陈亡,赠云骑尉(
读音:gǎi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春秋时改国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 ②回族姓(97)。【望】 咸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安徽淮南(36
读音:Sù宿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风姓。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,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,其中伏羲氏的后人被封于宿(今山东东平东),建立宿国。其公族后代遂以国名为姓,称
读音:Gōulóng【源】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,能平九州,辨土地之宜,为颛顼土正,其后为氏(60)。一说,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,为后土(一作士正),三代以降祀为社,子孙氏焉(7,11,12)。②东汉
读音:lù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神农氏之裔有露伯,夏殷时诸侯国,子孙以国为氏(6,7,21)。②潞子国,春秋时赤狄一支日潞所建小国(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),后有露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③陆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