釵咥
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前秦至隋时之关中碑文中有北魏时之姓钗咥氏,不知所出(78)。
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前秦至隋时之关中碑文中有北魏时之姓钗咥氏,不知所出(78)。
读音:C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东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东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Jù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【变】 一作〔臞〕(86)。【人】 㬬丘,汉时五据侯(15,21,80,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引 《集韵》注云: “
读音:liú飗叔安之后有飗氏。(见《路史》)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宋·罗泌《路史》云: “高阳氏之后有飗氏、飂氏。”飗, 古国名, 故址在今河南之唐河县南, 乃己姓之国。故飗氏亦
读音:Ěrgù【综】 彝族姓。丁惹、狄丁等家支均有洱顾姓。属丁惹家支的亦称〔你生洱顾〕(375)。
读音:Jíz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斯俄斯你家支(375)。
读音:A-lí【综】 彝族姓。什耶、狄俄曲安等家支均有阿黎姓,属什耶家支的又称〔阿某俄革〕(375)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读音:Y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彝族亦有此姓(130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安县(322)、武胜(32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广西陆川(360)、安徽
读音:Bìl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别剌歹”。
读音:bǎn shàng【源】 上党屯留(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南)人,其先居阪上,因以为氏(6,7,12,60)。【人】 阪上嚣,晋惠帝时殿中将军(7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Luòxià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汉武帝时落下闳善天文、地理、历数,巴郡阆中人。《神仙传》有落下公。” 此“以地为氏”。一作“洛下”。《姓氏辨误》 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