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Wūyú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Rúdìngnāz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,由两个西夏单姓所合成(95)。
读音:Xuě'nǐ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Wèilā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笔帖式扎什敦多克之妻为魏拉特氏(260)。
读音:Yuánkàng【综】 原亢籍,春秋时仲尼弟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,63)。
读音:Xī【综】 亦作喜氏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昌乐、山西之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ī’ěrdēng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福有之妻为施尔登氏(260)。
读音:Duǒlǔbā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孛罗,蒙古朵鲁班氏,元世祖时博尔赤及怯薛长。至元中历任御史中丞,大司农,御史大夫。宋亡后,兼任中书省丞相,后出使伊利汗国,遂留居其国(397)。
读音:yí wú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惠公名夷吾,其后支庶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,晋惠公名夷吾。怀公继之,不享其位。其后支庶
读音:Nāmùdū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,以姓为氏(23)。一说,那木都鲁系地名,以地为氏(61)。凡十一派,出那木都鲁、绥分、浑春、长白山、萨兰、瓦尔喀、哈达、倭济、倭赫